首页 > 习近平总书记专题 > 习近平在河南考察调研
牢记嘱托 奋勇争先 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走读”大别山(上篇)
来源:大河网2019-11-12

位于新县境内的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附近的英雄山八面红旗雕塑。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河南日报记者董林 李晓玮 孙欣 陈小平

深秋时节,大别山层林尽染、五彩斑斓。商城县冯店乡铺耳山的羊肠小道上,一行人上山来了。

头发花白、步履蹒跚,79岁的余信炎老人走在最前面,目光流露出深深的怀念之情。从7岁起,他就在父亲的带领下给马积明烈士守墓,一晃已经过去了70多年。

在半山坡的一座烈士墓前驻足,余信炎告诉儿子,要把守墓的接力棒接好、传下去。

大别山绵延八百里,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像这样的红色故事数不胜数。

连日来,记者行走在老区信阳的山水之间,聆听红色故事,寻找红色基因,感悟红色传承,经历了一次次撼人心魄的红色洗礼。

  守护,为了传承

山脚下的杨摆埂村,溪水潺潺,空气清新,余信炎的家就在这里。

阳光洒满庭院,柔和温馨。余信炎搬个板凳坐在窗根,开始了对往事的回忆。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一支部队就驻扎在余信炎的家门口。7岁的他看着这些穿军装的人感觉很新奇,就连吃饭的时候也围在战士们身边。

“战士们很喜欢我,经常把饭菜倒进我碗里,偶尔还能吃到猪血炒青菜。就这样,我认识了司务长马积明。”余信炎说。

有一天,马积明与战友外出买粮食时遭遇敌人,不幸遇难。战友含泪抬回了他的遗体,村里的汤三爷主动捐出自己的棺材,乡亲们眼含热泪送别了马积明。

从那时起,余信炎就在父亲的带领下,年年为马积明烈士扫墓。后来父亲不在了,他又带着儿子来扫墓。中间还多次托人到马积明的老家四川,寻找烈士亲人,结果未能如愿。

“这两年身体不行了,可找烈士亲人的事不能停。”余信炎告诉记者,他要为马积明立一块大一点的碑,现在墓碑已经打好了,过段时间就可以立上。

“立碑要花不少钱吧?”记者问道。“没啥,我有政府给的养老金,攒两年就够了。”老人轻描淡写地说。

在距离杨摆埂村100公里左右的新县郭家河乡湾店村,还有一位老人,义务守护天台山上的“红军洞”超过半个世纪。她叫张爱华,今年已经78岁了。

“小时候我被敌人扔到河里,被救醒后眼前都是戴‘五星帽’的人。党救了我的命,守护革命遗址,是我对党报恩的一种方式。”张爱华告诉记者,从1964年起,每隔一段时间,她就和丈夫一起上山看护“红军洞”。

张爱华担心“红军洞”遭到破坏,游击队员们找不到“家”;担心纪念碑被雨水冲倒,那些动人的故事和烈士的名字会被人遗忘。

守护,成了一份牵挂,一份责任,55年,从未间断。就这样,她从青丝走到了白发。

得知我们想上山看看,张爱华脚蹬一双解放鞋,手拿一把镰刀就出发了。

“这片乱石窝里有很多‘红军洞’,为了躲避敌军,游击队员们就藏在里面……”从山脚到山顶,路陡坡滑,灌木丛生,不到半个小时,记者已经气喘吁吁,可她还是劲头十足,给大家讲个不停。

记者看到,“红军洞”大小不一,大多数是巨石“叠放”出现的空隙。小的仅能藏下一两人,大的能容纳一二十人。

在一座刻有“红军洞”三个大字的石碑前,张爱华停了下来,用镰刀除去周围的枯枝杂叶,小心翼翼地擦拭石碑上的尘土。石碑不远处,一面用竹竿撑起的五星红旗格外醒目。

一个多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亲切接见了张爱华夫妇等人。回来后的第二天,她就把这面五星红旗扛上了山。

在一篇日记里,张爱华写道:“这辈子,我舍不得离开这个村庄和这座山。在我的眼里,这里是世上最美的风景。”

  回望,为了初心

10月24日,大别山干部学院第二报告厅座无虚席,由烈士后代黄德耀主讲的《大别山满门忠烈》吸引了数百名党员干部。

年过60的黄德耀出生在红色家庭,一家六位老红军。他的外祖母晏春山被捕后受尽了酷刑,最后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纵身跳下悬崖,被誉为“大别山江姐”。

“外祖母跳崖牺牲后只留下一只老式耳环,这只耳环一直被我们当作‘传家宝’珍藏着……”台上,凝重深情;台下,聚精会神。外祖母的故事,在黄德耀的缓缓讲述下,让人慨叹,更给人力量。

大别山干部学院成立之初,黄德耀就登上这里的讲台,六年如一日,讲家史,讲大别山革命史,讲大别山精神,感染着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

无论严寒酷暑,只要大别山干部学院安排了课程,黄德耀总是认真准备,早早到来。每次授课,他坐着公共汽车往返于信阳市区和新县之间,要倒三四次车。学院的领导心疼黄德耀,提出派公车接送他,他一再婉言谢绝。

“只要能讲得动,我都会一直讲下去。”黄德耀告诉记者,作为红军的后代,他有责任把红色故事传播得更远。

让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讲先辈们的英雄事迹,这样的“红色故事会”,在大别山干部学院最受欢迎。自2013年建院以来,大别山干部学院已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22万人次,红色课程“一座难求”。

红色基因,早已成为信阳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看见落水的人拼命挣扎,没多想我就跳了下去。”说起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入选2019年6月“中国好人榜”的信阳市平桥区平昌关镇灌塘村村民李守发平静地说,“能把两个小孩救起来,我一个快70岁的老头子,死了也值。”

三跳大海救人的魏青刚、危难时刻以身挡车勇救学生的李芳、勇闯火海牺牲的李道洲、致富不忘乡邻的黄久生,还有扎根大山深处将荒山变林海的黄柏山林场三代林工……这些普普通通的大别山儿女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弘扬传承着大别山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富矿”。信阳市委2018年依托大别山丰富的红色资源,在鄂豫皖革命纪念馆,高标准打造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馆。

自去年6月份开馆以来,主题教育展馆已累计接待各类参观团体1513批次,参观人数突破36.5万人次。

  出发,为了梦想

罗山县铁铺镇何家冲村,有一棵800多年的银杏树,至今仍枝繁叶茂。

85年前,著名的“北上先锋”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之路就是从这里开启。何家冲也成为全国四大长征出发地之一。

两面环山,峰峦叠嶂,一条清澈的小河从村前蜿蜒流过,一幢幢明清风格的豫南古民居错落有致……何家冲早已旧貌换新颜,成了网红“打卡地”。

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正蒸腾着26岁土家族姑娘李艳琴的梦想。

李艳琴的老家在贵州省镇远县,大学毕业的她与铁铺镇文庙村的小伙郭国台一见钟情,就毫不犹豫地嫁到了小山村。去年7月,何家冲红色教育基地招聘员工,长相甜美、爱说爱笑的她经过层层选拔,成了一名带班老师兼讲解员。

“讲解员可不好当。”回想刚上班的那段时间,李艳琴深有感触。为了让讲解更加生动感人,她阅读大量有关大别山革命的书籍,还多次向镇里老人“取经”,记下许多口口相传的故事。

李艳琴告诉记者,节假日是她们最忙的时候,说到最后,嗓子哑了,腿站麻了。看着一起来的一些讲解员辞职去当了专业导游,她也曾想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可随着一次次讲解,她觉得自己越来越离不开这里了。“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让更多人了解红二十五军的革命历史,我感到特别自豪。”

“红色,是融入何家冲骨子里的颜色。”何家冲村第一书记陈严主动当向导,带记者参观了村里正在建设的何家冲红色教育基地。“自去年9月1日开班以来,基地已培训学员14500余人,为集体经济创收200多万元,何家冲再次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新机遇。”陈严自豪地说。

已近黄昏,通往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的乡间公路两边乌桕火红、银杏嫩黄,斑斓出无限诗意。

记者刚到村头,就遇到了一群精神抖擞的学员。他们来自大别山干部学院,身穿红军服、头戴红军帽,军帽上的红五星闪闪发光。

放眼望去,这里苍山拥抱,碧水环绕,一道道梯田错落有致,一排排瓦房朴实静美,村头学校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9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了,小山村引世人瞩目。一个多月过去了,乡亲们还沉浸在无限幸福中。

说起当时情景,“壹玖捌贰”杂货店店主李华秀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总书记进屋后,问得特别细,非常平易近人。”李华秀告诉记者,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来了以后,村里游客越来越多,小店一下子就火了,每天都有游客站在总书记当时站立的位置拍照留念。

夜幕降临,田铺大塆炊烟袅袅,灯火通明。三三两两的游客迎着暮秋的晚风,悠闲散步,惬意私语。

“总书记的叮嘱,让我们更有干劲。未来的田铺不仅要成为游客们的‘梦里老家’、创业者的‘创客小镇’,还要成为大别山农副产品的网上交易基地。”田铺乡党委书记邵燕向记者描绘的美好愿景如醉人的夜色锦缎般徐徐铺展。

“你们别忘了给我们吆喝吆喝哈!”一句话,逗得大家都笑了。这笑声浸染在大别山的夜色里,清脆、悠长。

天幕上,繁星点点;天幕下,笑语盈盈。

责任编辑:刘彭军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
姓名:
电话: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