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天海合聚新材料有限公司产品耐电弧性较同类材料高出20%,主要供应新能源车企
8条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生产线设备已安装完毕
工作人员在检查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生产线设备
【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记者 杨诗捷 文/图】5月8日,太阳初升,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东工业园区河南天海合聚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海合聚)的建设工地已是一片繁忙:巨大的起重机不停地转动着长臂,搬运着沉重的构件;工人们头戴安全帽,或认真操作机械安装设施设备,或脚踩施工脚架熟练涂漆装窗……该公司厂区建设已接近尾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显示着项目建设的活力。
天海合聚是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与湖北合聚新材料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科技创新型新材料企业,项目投资10亿元,于2023年9月开工建设,主要生产汽车线束领域各类工程塑料及特种材料,目前8条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生产线设备已安装完毕,预计5月中下旬试产。“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预计7月下旬投入运行。”天海合聚生产总监雷勇说,项目采用国际领先工艺,可年产高性能高分子材料1.8万吨,预计年产值达6亿元。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究竟“高”在何处?雷勇解释,他们所生产的高性能材料具有极强的耐电弧性和阻燃性,能够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生产,在汽车电子电器等高端工业制造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我们主要为比亚迪、上汽、一汽、理想、蔚来、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航光电、春风动力及全球最大的玩具制造商美泰等企业提供原材料。现在生产线还未正式投产,已经接到上汽的订单了。”雷勇喜笑颜开,项目的投产将进一步助力我市打造功能性新材料全智能生产基地。
“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我们的特色。”雷勇详细介绍了生产流程:原材料由喂料机投送至生产线,经过加热融化、搅拌均和、塑化拉条、冷却烘干、拉条切粒等多道工序,产品可直接传送至货架区。“在生产机械的协助下,整个流程仅需要一两名工作人员在仪器上输入指令即可。货架区有自动搬运的机械臂,4名工人10个小时才能搬运20吨材料,机械臂1个小时就能搬运20吨材料。”雷勇表示,该项目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高,耐电弧性较其他同类材料高出20%,在全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提高生产效率是企业的不懈追求。雷勇有一个节省时间的“好帮手”——一套长60米、宽8米、高18米,占据大半厂房的仓储设备。“我们的设备既先进、智能,又节省空间,一共设置了2000个区域,能容纳2000吨材料。材料生产完毕后,设备配备的智能小车能全自动装卸货物。整个流程下来,既迅速又精准。”雷勇说。
如果说生产线是天海合聚的四肢,那么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就是该公司的大脑。“研发中心运行后,我们能够依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贯通从材料研发、测试到生产应用的完整链条,进一步做强我市汽车电子电器产业,助力我市汽车电子电器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雷勇说。
“项目采取边建设边生产的模式,抢时间、赶进度、抓机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帮助企业疏通堵点、解决难点,全力以赴助推项目早日投产达效。”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工作人员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