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记者 苗苗】今年年初以来,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围绕“活泼有趣的城市文化”要求,认真实施城市文化建设提升行动,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和举措,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公共文化服务精彩纷呈
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创新推出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市民夜校活动品牌。
活动自启动以来,便以丰富的内容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截至目前,市民夜校已经开设了包括书法、绘画、舞蹈、音乐等在内的23个门类公益课程,惠及学员达5000余人次。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还积极探索出“县、乡、村”三级夜校模式,引起了人民网、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与此同时,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还持续推进了一系列惠民文化活动。从戏曲、舞蹈到艺术展览,各类文化活动层出不穷,共计开展了64项,惠及群众10.5万余人次。
为了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还重点谋划打造了22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这些空间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更加舒适、便利的学习和活动场所,还让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成为了“最美一公里”。
文旅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
抓住暑假、国庆等旅游旺季,“文旅优惠政策+特色文旅活动”因地制宜举办系列惠民活动,推出了七夕有礼之免费入园、访古穿越之旅研学线路、音乐泼水节、我与红旗合个影、红歌快闪演艺、秋游鹤壁红叶观赏季等活动,这些活动既接地气又聚人气,让广大市民游客在享受旅游乐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鹤壁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全市共接待游客2106.93万人次,同比增长39.66%;旅游收入约42.54亿元,同比增长87.34%,实现了旅游经济叫好又叫座。
文化遗产传承弘扬有序推进
为了拓宽非遗传承渠道,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积极开发泥咕咕、社火、剪纸等非遗课程,编排推广“通背拳课间操”走进中小学校,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年初以来,共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300余场次,让非遗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还加强了对文物的保护力度,争取上级文物保护资金1185万元,顺利推进了文物“四普”工作,并完善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录、实有名录。此外,还积极推进107国道改线项目一期考古发掘工作,并启动了二期项目。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大运河浚县段巡护项目、淇县陈老亭庄园修缮工程等重点项目也在有序推进。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还积极推动文物的活化利用。建成了辛村遗址数字化展厅和市博物馆数字化展示工程,让市民在数字化技术的助力下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物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还举办了第二届鹤壁好礼文创设计大赛,依托鹤壁历史文化资源,引导文博单位、文化企业等设计创作文创产品,将鹤壁文化推广出去。目前大赛公告已向社会发布并征集到20套参赛作品。
作为我市的文化瑰宝之一,牛派艺术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精心打造下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芝麻官大舞台”坚持每周公益演出一场,已经融入了市民日常生活。豫剧电影《太行故乡情》的上映和河南省第十一届小戏小品推优活动的成功举办,也让牛派艺术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