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点新闻推荐
薪火相传的文化盛宴——历届中原(鹤壁)民俗文化节活动回眸
来源:鹤壁新闻网2025-01-15

【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首席记者 范鑫】民俗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活灵魂”,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记忆与民族精神。它通过代代相传的习俗、技艺与活动,淋漓尽致地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与创造力。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浚县正月古庙会作为年市、社火、庙会、灯会等庆祝活动的特色举办地,进入春节申遗文本。

△舞狮队表演(资料图) 吴国俊 摄

中原(鹤壁)民俗文化节,依托浚县正月古庙会而开展,是我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经典民俗艺术的品牌活动,自2008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其间,我市深入探寻民俗文化的精髓,不断提升办会质量与水平,持续打造“老家河南·浚县过年”民俗文化品牌,使得我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持续提升。

民俗文化大放异彩

回顾历届中原(鹤壁)民俗文化节,可谓活动丰富,精彩连连。

中原(鹤壁)民俗文化节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浚县正月古庙会为依托,会期从每年正月初一延续至二月初二,贯穿整个农历正月,由于规模大、上会人数多、持续时间长、民俗特色浓厚,被誉为“华北第一古庙会”。

舞狮、高跷、秧歌、旱船、竹马和背阁等民间社火展演是古庙会的一大看点;泥玩、古陶、石刻、木雕等民间工艺品交易也十分活跃;石子馍、八大碗、炸河虾、二锅花生等各种小吃风味独特;大伾山、浮丘山、浚县古城、世袭翰林府、县衙、土圆粮仓、文庙等历史古迹闻名遐迩,新镇九流渡添仓会、屯子镇裴庄灯棚会、码头河灯会、白寺镇的炉灯会各具特色,吸引周边众多省份乃至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祈福,日游客量最高可达50余万人次。浚县正月古庙会还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国内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

记者注意到,每一届文化节都围绕不同主题展开,如“赏中原民俗、逛千年庙会、享春节盛宴”“春满中原、老家河南、浚县过年”等等。这些主题活动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不仅凸显了鹤壁的文化特色,更展现出中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搭建起了对外合作交流的桥梁和展示鹤壁形象的舞台。

民间工艺品独具匠心

历届中原(鹤壁)民俗文化节,也是民间工艺品集中展示的重要平台,宛如一座艺术的宝库,汇聚了众多独具匠心的作品。

△舞狮表演(资料图) 张银宝 摄

浚县泥咕咕作为当地的特色民间工艺品,以其古朴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这些泥咕咕造型多样,有飞禽走兽、神话人物等,每一个形象都栩栩如生、充满童趣。还有精美的剪纸艺术,艺人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能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其线条流畅、构思巧妙,让人赞叹不已。

此外,传统的刺绣、木雕、石雕等工艺品也在历届民俗文化节中大放异彩、深受群众喜爱。这些作品凝聚了民间传统手工艺人的智慧和心血,展现了他们高超的技艺水平,同时体现了中原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千年古庙会成为赓续文脉、诠释年味、商贾贸易、信息交流的平台,也是“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化名片中的一抹亮丽色彩。

社火表演引来喝彩连连

社火表演是中原(鹤壁)民俗文化节的重头戏,也是最受观众喜爱的活动之一。在浚县古城西街、县前街和南北大街,前来观看的群众、展示绝活儿的社火表演队云集于此,锣鼓声、号子声、喝彩声汇成一片,竹马、秧歌、高跷、旱船、盘鼓、舞狮等社火表演为游客奉献了一波又一波视觉盛宴,众多游客流连忘返、喝彩连连。社火表演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成为民俗文化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民俗文化节的声名远扬,其综合经济效益也逐年攀升。文化活动搭台,经贸活动唱戏,不仅提升了我市的活力指数、宜居指数、幸福指数,还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民俗文化节的举办也促进了文旅和文化产业的全面进步,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营造出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责任编辑:樊翠翠审核人:冯丽敏总值班:李洪庆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
姓名:
电话: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