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记者 朱向阳】一直以来,在信息领域,英特尔、安卓构建的生态圈就像一道难以攻破的壁垒。但有这样一家企业,坚持自主研发,致力于铸造中国“芯”,开拓“芯”市场,构建起第三套生态体系。这家企业正是龙芯中科。
在鹤壁科创新城,龙芯中科鹤壁制造基地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全国产装备的芯片测试封装产线,并且在龙芯中科的带动下,已经有40多家上下游企业落地,正在加快打造以芯片、电脑、打印机、工控为核心的产业生态体系。
从“芯”出发,向“新”而行。与龙芯中科牵手,发展半导体及工业软件产业,已经成为我市进一步明晰“往哪儿转”,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芯”产业的大作用
从办公电脑、手机,到运动手表、健身用的筋膜枪等设备,想要高效运行,都离不开一颗颗小小的芯片,这个芯片就是CPU,也被称为智能终端的“大脑”。
在位于鹤壁科创新城的龙芯中科芯片封装基地,生产线上一颗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芯片正在封装、测试、包装出货。这是龙芯中科在全国布局的首个芯片封装测试项目。
我市与龙芯中科的追“芯”之路,行动迅速、脉络清晰——
2022年,龙芯中科与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河南建设龙芯生态,在鹤壁形成产业集聚。
2023年10月,龙芯中科芯片封装基地一期项目正式投产,具备龙芯一号芯片的封装、测试、包装出货能力。
龙芯中科芯片封装基地的主要特点是自主可控和灵活定制。整条生产线包括贴片机、打线机、等离子清洗机、成型机、打标机、测试机等15种高端设备,主要设备来自国内生产厂商,有效保障了国家信息安全和产业发展安全。此外,针对不同客户和行业的需求,龙芯中科芯片封装基地可以进行定制化生产,提供多样化的封装解决方案,确保产品能够完美融入客户的系统和应用。
据了解,龙芯中科芯片封装基地项目分三期建设,全部达产后,每年可封装测试芯片3000万颗,下线的芯片将供应给龙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让更多企业用上国产芯片,加快国产芯片替代步伐。
“芯”赛道的大前景
实现万物互联,离不开智能传感器;迈进数字时代,基础是半导体芯片。作为国内自主CPU的引领者、自主生态的构建者,龙芯中科将首个芯片封装基地布局在我市,为我市半导体及工业软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走进淇滨区天山小学,老师正在用智慧黑板为学生授课,而这块智慧黑板使用的正是2022年落地鹤壁科创新城的龙芯中科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芯处理器。
龙芯3D5000采用龙芯自主指令系统龙架构,无需国外授权,具备超强算力、性能卓越等特点,可满足通用计算、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的计算需求。龙芯3D5000的推出,是国产服务器处理器的一次新跨越,标志着龙芯中科在服务器CPU芯片领域进入国内领先行列。
目前,龙芯生态产品在全市多个领域实现场景化应用,我市教育部门已将近万台搭载龙芯处理器的电脑,引进市直及淇滨区近50所中小学课堂。淇滨区长江路街道,70余台采用龙芯CPU的设备已实现国产化替代,支持便民服务、应急管理等基层政务工作。
在市、区两级政府的支持下,龙芯中科积极投入鹤壁半导体及工业软件产业生态体系建设。依托龙芯中科在产业链中的影响力,招引了云涌科技、长深科技等40多家生态企业,逐步构建了一条完整、高效的产业链。
把握时代脉搏,前瞻谋划布局,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胆识和气魄,以龙芯中科为代表的半导体及工业软件产业,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蓝海中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