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记者 王凤侠】工人各司其职、运输车往来穿梭、大型机械紧张忙碌……春节假期过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在建的重大项目陆续复工抢跑,起步就要冲刺,开局就要争先,奏出了“大干快干加油干”的建设最强音。
镁和科技高性能镁合金板带箔项目现场机声隆隆,工人正有条不紊地作业。“节后第一天工人全部到岗,目前正在加紧做热轧设备的基础工作及设备的安装,预计5月份试生产。”该项目总经理蔡辉说。
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主要研发和生产镁及镁合金板带箔,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壳体、3C电子产品外壳、高铁和飞机部件、医用材料、音响鼓膜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6亿元,税收3000万元,带动就业200人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团队成功研发首套宽幅镁合金连续轧制设备,实现镁及镁合金板带箔连续温轧的历史性突破,生产效率及成品率大幅提升,连续轧制成品率70%以上,是传统轧制工艺成品率的3倍以上,箔材轧制厚度突破至0.02毫米以下。
绷紧弦、拉满弓、铆足劲。乡村振兴食用菌产业化项目同样跑出了“加速度”。“项目一期七栋厂房已具备投产条件,目前工人正在进行调试前的准备,预计2月底投产。时间紧、任务重,一天都耽误不得。”南部新城集团食用菌产业化项目负责人马亚洲介绍。
目前,他们已签署了13家省级代理商,形成800公里销售半径,并与东南亚最大食用菌批发商取得了战略合作。一期项目投产后,可年产食用菌1万吨。二期计划今年6月份开始建设。全部投产后,年营业收入将超过2亿元,利润约6000万元,可向周边提供350余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周边1000余人就业。
为了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复工,2月5日,节后上班第一天,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马成海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镁和科技高性能镁合金板带箔项目、乡村振兴食用菌产业化项目等重点企业及项目一线,开展“新春第一访”,实地了解项目复工、安全生产等情况,现场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发展增信心、鼓干劲。
此外,示范区还积极开展“项目建设质量提升年”活动,全面理顺项目推进机制体制,优化“领导牵头、管家服务、部门协同”管理模式,进一步细化项目台账和推进节点计划,坚持“单周督导、双周调度”工作法,全力做好项目统筹协调和服务保障,推动项目建设质量持续提升,奋力实现项目建设“开门红”。
截至目前,示范区15个续建项目已全部复工;3个新建项目已全部开工,项目开复工率为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