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幻灯
一个园区承载空天梦——透过鹤壁卫星智造产业园看我市如何汇聚商业航天“星”动能
来源:鹤壁新闻网2025-03-28

db5c5b29-c19b-4346-9116-11f1cbc6ef5b.jpg

△航天宏图华中总部技术人员通过PIE-Engine平台处理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将卫星数据应用于农业领域

【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首席记者 常凯 范鑫/文 记者 张宁 张文凯/图】在我市商业航天产业版图中,有一个占地563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它不大,但汇聚着“星”动能,承载着“星”梦想。

4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空地;如今,一幢幢建筑拔地而起。从航天宏图、天章卫星、航天驭星、中科星云等上下游企业集聚,到航宇火箭制造基地、航天枢纽港项目加快推进,这里既有“整星”待装,也有“整箭”蓄势,还有越来越多“天上的应用”赋能“地上的场景”。

这个名为鹤壁卫星智造产业园的园区,不仅是我市矢志打造中国商业航天及卫星城市这一“空天梦”的有效载体,还是我市聚焦省委“四高四争先”要求,加快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

3月26日,记者走进位于淇滨区的鹤壁卫星智造产业园,透过园区的建设,梳理产业发展脉络,感知产业发展脉动,看一个园区如何汇聚起商业航天产业的“星”动能。

QQ截图20250328092946.jpg

△鹤壁卫星智造产业园

从一家企业到一个产业

3月26日,鹤壁科创新城,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宏图”)华中总部,有一块倒计时牌格外引人注目:“距离航天宏图PIESAT-2 13—16卫星发射还有51天。”

正是这家公司与我市的成功“牵手”,开启了豫北小城逐梦星辰大海的新征程。

得益于我市良好的数字产业基础和优良的营商环境,2020年7月,航天宏图选择将华中总部卫星运营中心项目落户鹤壁科创新城,并开始谋划实施“女娲星座”计划。

此后,我市在这场追逐“星”光的赛道上以务实举措深耕,频频在全产业链上卡点落子——

星座建设接续更新。航天宏图“女娲星座”2023年成功发射“中原1号”“鹤壁1号、2号、3号”4颗卫星,2024年又相继发射了8颗卫星,在轨卫星达到12颗,成为全国最大的业务化运行雷达遥感星座。

卫星制造稳步上新。天章卫星年产100颗卫星生产资质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为全省首家。目前已具备年产20颗500公斤级和10颗1500公斤级卫星的能力,助力我市实现从“用卫星”到“造卫星”的转变。

卫星测运控不断创新。航天驭星测运控基地架起“云梯”,捕捉太空信号,可服务400余颗在轨卫星。其与中电科27所共建的河南航天枢纽港即将建成,配套形成军民商卫星测运控体系。

数据应用推陈出新。航天宏图“女娲星座”与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地震局等部委合作,通过实施全球区域定期覆盖、特定区域快速重访、重点目标高频监视等观测手段,在近年来的防汛、山体滑坡救援、森林防灭火、抗震救灾等应急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生成标准影像数据50余万景,服务范围覆盖全国。

火箭研制提速刷新。天章运载火箭研发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以上,计划今年6月底前建成,具备年产火箭不少于12发的产能,预计2026年完成首飞。

…… ……

“星”光汇聚,“箭”步如飞。如今,再次步入产业园,地面接收站、测运控大厅、卫星制造基地等设施一应俱全;航宇火箭制造项目、河南航天枢纽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这里已经成为商业航天产业关联企业向往的创新磁场,越来越多的企业与鹤壁携手逐梦“星辰大海”,围绕“卫星、火箭、数据、服务”打造的全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从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

商业航天产业是国家明确提出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2022年,加快建设航天强国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2023年底,商业航天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名”,明确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家层面要积极打造的新增长引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度提及,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这些“风向标”,是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也是我市必须抓住的机遇和应对的挑战。

那么,地处豫北的鹤壁,不沿边、不靠海,是怎样实现商业航天产业的无中生有、从小到大、集聚成势的呢?

抓时代机遇、乘政策东风、重顶层设计。“我市组建工作专班,出台政策文件,绘制图谱清单,细化工作举措,先后出台了《鹤壁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鹤壁市培育壮大商业航天及卫星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鹤壁市商业航天及卫星产业年度发展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书新介绍,这一系列举措,让我市明确了发展目标、主攻方向、实施路径和支持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注金融活水、重招商质效、强配套支撑。“聚焦‘整星’‘整箭’制造,投资集团创新招建一体模式,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助力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做优做强;创新‘1+N’基金矩阵模式,主导设立卫星产业母基金集群,50亿元空天母基金与4.01亿元卫星专项基金形成‘双轮驱动’,重点投向卫星制造、火箭发射、遥感数据处理等关键领域,形成了‘上游技术研发、中游装备制造、下游场景应用’的全链条生态。”鹤壁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宝龙介绍。

从强创新、夯基础、定政策,到引企业、布场景、建体系、育生态,一个园区让“逐梦星空”照进了产业现实,成为焕发“星”能量的沃土,展现着鹤壁这座城市叩问苍穹、追星揽月的雄心和信心。

责任编辑:樊翠翠审核人:冯丽敏总值班:陈鸿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
姓名:
电话: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