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润心田 文明新风扑面来
——开发区海河路街道大八角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扫描
【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记者 原昆鹏】“我们村建立了奖惩制度,有代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大学生考学奖励、重阳节老人福利、60岁老人春节补贴、八一建军节慰问等村民福利包。如果谁违反了村规民约,会被取消家庭全体成员连续三年的本村福利待遇,大家都举双手赞成。”4月8日,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河路街道大八角村村民张胜强兴奋地说。
为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2024年以来,开发区海河路街道大八角村通过建章立制、模范选树、建立百姓大食堂等方式,从“小切口”入手,以“小阵地”搭好“大舞台”,以“小活动”推动“大实践”,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人管人”变“制度管人”,让自治深入人心
“2025年,村委会代缴居民医疗保险费用80余万元,村民们心里都暖暖的。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并与村民福利挂钩后,全村违规办酒和违规随礼等现象全年发生率为零。”大八角村党支部书记刘素旗说。
大八角村以党建为引领,巧用“一约五会”机制,聚焦移风易俗领域存在的问题,持续开展排查走访,召集村内老党员、厨师、乡贤等红白理事会成员集思众议,分别对彩礼、礼金、酒席规模和标准等作出具体明确规定。由村党支部牵头,党员带头,2024年7月1日,群众参与共同修订了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上新”后,大八角村专门录制了音频通过村内“大喇叭”宣传,在微信群中发送文字版供村民阅读,并在宣传栏中展示。由村内党员干部组成精神文明理论宣传队,在街头巷尾宣传最新村规民约内容。
大八角村新村规民约内容包含尊师重教,崇文尚学,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高价彩礼、遏制铺张浪费,传承孝亲敬老传统等。村民相互监督互相制约,使新村规民约成为引领大家积极向上的无声力量,不断夯实村民思想根基,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用好村规民约,以规立德,才能让文明新风很快‘树’起来。”刘素旗说,“修订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众人的事众人议,通过建章立制,广泛宣传,由村民共同遵守。实现了从‘人管人’到‘制度管人’,让自治深入人心。”
“小食堂”凝聚“大合力”,打造精神文明新阵地
“今年1月21日我家办喜事,村‘两委’干部提前3天就到我家宣传婚事新办的好处,我取消了电子鞭炮车队,请了锣鼓队,费用不多婚礼热闹又喜庆。我在村里百姓食堂摆了20桌,乡里乡亲围坐一团吃着大锅菜,别提多高兴了,光租赁炊具一项就省了2000多元钱。”大八角村村民孟现民说。
宴席“瘦身”,百姓食堂引领文明新举措。
大八角村在文化舞台后面建成了百姓食堂,配备了全套节能炊具,以及桌椅60套、餐具1600余件,为村民提供了免费办事场地,有效遏制了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现象。百姓食堂的厨房设在一楼,方便食材采购、加工、操作。厨房内电锅、蒸箱、冷藏间、水池、操作台等一应俱全。负一楼为办事大厅、二楼设雅间,就连上菜也配备了电梯,节省了更多人力,减少了办事开支。
经大八角村“两委”商议,每桌容纳人数由原来的8人增至10人,在菜品限数量的情况下保证参宴人员吃饱、吃好,但不造成餐饮浪费,剩余餐品提倡文明打包。百姓食堂墙上的红白理事会制度及相关规定上墙,供村民共同学习。自百姓食堂投入使用以来,累计办事23次,为村民节约5万余元。
“小活动”推动“大实践”,晒出移风易俗新风尚
模范选树,以文润心争做时代文明人。
大八角村坚持开展乡村光荣榜评选活动,从群众身边选树模范。大力弘扬好婆婆丁风英、好媳妇张釆书、好丈夫张含祯的先进事迹,树立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力量,发挥典型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动员广大群众学习榜样、争当先进,做倡导、践行移风易俗精神的时代新人。
依托“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大八角村在元宵节戏曲演出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清明节前后宣传厚养薄葬,在端午节宣传孝善敬老,在七夕节宣传抵制高价彩礼,中秋节开展“家风家训”移风易俗主题文明实践活动……诸多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引导群众培育文明家风。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20多场,惠及群众2000人次。
据介绍,下一步,海河路街道将以村为点,以点带面、循序渐进,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让移风易俗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