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幻灯
一套工艺造就“镁”好——透过镁基新材料工业中试项目看我市如何迈入“镁”好时代
来源:鹤壁新闻网2025-04-11

QQ20250411-102709.png

△中铝(鹤壁)镁基新材料工业试验基地项目氧化镁烘干焙烧系统施工现场

【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首席记者 张心致 常凯/文 袁国强/图】在追求高效、节能与环保的全球化浪潮中,材料科学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

镁,这一被誉为“未来金属”的轻质金属结构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正逐步成为推动工业轻量化进程的关键力量,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当前,一项创新性、颠覆性、革命性原镁冶炼工艺技术——铝热还原炼镁成套工艺及装备技术,即将在我市中试。未来,随着这套全球领先、国内首创工艺技术的试验成功,镁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将站上一个新高度。

4月8日,记者走进位于淇县的中铝(鹤壁)镁基新材料工业试验基地等项目建设现场,看进度、找亮点,探访我市镁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无限活力和“镁”好明天。

牵手中铝,造就“镁”好

在淇县庙口镇太行山脚下,中铝(鹤壁)镁基新材料工业试验基地项目正在紧张施工。该项目就是铝热还原炼镁成套工艺及装备技术的承载地。

4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热火朝天的项目施工现场——200多名忙碌的工人遍布各个施工点位,6台大型吊车正伸展长臂紧张作业。

“从去年11月13日动工,到目前设备安装进入收尾阶段,仅用了5个月,工期提前了近3个月。”项目现场负责人李德清表示,他们的近期目标是4月15日实现整体联动试车。

这套工艺技术有何先进之处?

“与传统皮江法炼镁工艺相比,这套工艺技术碳排放量可降低40%,能耗锐减50%,所生产的金属镁纯度更高,回收率超过90%。”李德清介绍,这套工艺技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镁铝尖晶石和轻质碳酸钙等中间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塑胶、化纤、涂料、高端耐火材料等领域,实现了金属镁的清洁生产,全过程无废渣排放,工艺流程高效节能、清洁环保。

据介绍,这套工艺技术试验成功后,产业化项目将随之进行,建设涵盖上游绿色矿山开采、原镁绿色冶炼,中游深加工及下游汽车、轨道交通、电子信息、航天军工等中高端领域的镁基新材料全产业链项目,为我市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中国镁谷”提供坚强支撑。

在中铝项目的带动下,我市正围绕固态储氢、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积极与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等对接,争取产业化项目落地,打造镁基新材料全产业链生态。

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镁基新材料被确定为淇河实验室两大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为淇河实验室牵头单位之一,将重点攻关镁基新材料应用关键技术,努力把我市打造成镁基新材料科技创新要地、人才培养高地。

牵手中铝,让我市镁基新材料产业有了龙头。龙头高昂、带动龙身、激活龙尾,一座极具核心竞争力的“中国镁谷”必将加速腾飞、强势崛起。

拓展应用,场景“镁”好

在去年召开的全国镁行业大会上,不少业内人士一致表示,当前,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扩大镁应用。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强化产业上下游合作,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有力拓展了镁基新材料的应用场景。如今,鹤壁之“镁”正在加速走进人们的生活。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市场对材料轻量化需求急剧增加,这给位于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海骊镁合金轻量化装备产业园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

日前,记者走进园区生产车间,一批由镁合金压铸而成的显示系统零部件、新能源车三电系统零部件、汽车座椅扶手结构件、汽车中控台骨架、仪表盘支架等产品正准备装车,运往比亚迪、吉利、上汽等汽车厂家。

这个由海尔集团投资建设的产业园,不仅生产汽车镁合金压铸产品,还将镁合金产品逐渐推广应用到家电、无人机、家居领域。

不只海尔,华为的产品里也有鹤壁的镁合金产品。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华为镁合金笔记本电脑智能制造项目,智能化生产线上正在赶制华为手机、镁合金笔记本电脑等精密零组件。项目负责人介绍,手表、平板等更多华为产品将用上来自鹤壁的镁合金。

正在建设的镁和科技年产6000吨高性能镁合金板带箔项目,投产后可生产薄如蝉翼的0.03毫米镁合金箔,可用于高端音箱鼓膜和医用胶囊,进一步打开镁合金应用新空间。

应用市场广阔,前景无限“镁”好。据介绍,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瞄准镁合金汽车零部件、镁合金无人机、3C电子等高端、终端产品,紧盯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国防军工等领域,引进一批镁合金终端项目,加快延链补链强链,促进镁在更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打造生态,未来“镁”好

产业发展,机制保障。为推动镁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强化体制机制,细化工作分工,成立了镁基新材料产业链专班,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研判重大事项,解决困难问题,确保工作质效。

产业发展,政策先行。在去年出台的《河南省镁基新材料产业链专项方案(2024—2026年)》中,明确提出支持鹤壁打造“中国镁谷”。

记者从淇县商务工信部门了解到,目前淇县已编制规划了镁基新材料产业园,园区占地2500亩,整体布局为“一园四区一中心”,一园即镁基新材料产业园,“四区”分别为镁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区、镁基新材料加工生产区、镁基新材料轻量化应用区、镁基新材料创新应用区,“一中心”即镁基新材料研发中心。

“作为产业园关键环节的镁基新材料工业试验项目成功后,产业化项目也将随之推进,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年产30万吨至50万吨全镁产业链项目,加快在汽车、航空航天、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努力成为全市打造‘中国镁谷’的重要支撑。”淇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航说。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有了龙头的带动,再加上政策的支持,鹤壁镁基新材料产业正在展现更强劲的发展动能,必将闯出美好的未来,为我国镁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樊翠翠审核人:冯丽敏总值班:陈鸿
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鹤壁新闻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鹤壁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0392-3313875
姓名:
电话: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