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记者 汪丽娜 通讯员 李二虎】为提高公共资源交易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近期淇县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机制办法》《公共资源交易行业监督部门定期会商机制》等制度,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系统完善、高效可行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机制,营造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交易环境。这是记者4月16日从淇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了解到的。
该县通过强化行业监管,保障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依法依规进行。实施定期会商机制,每月第一周由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牵头组织召开联席会议,遇重大紧急事项需临时会商的,经提议单位申请后即时召开。公共资源交易行政监督部门、协同监管部门、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单位根据议题需要参加。
定期会商的主要内容是传达学习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最新政策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分析市场运行情况,解决突出问题;协调各部门监管职责交叉和空白问题,明确工作衔接机制;制定专项检查和整治计划,通报检查结果和整改情况。招投标大数据分析系统发现的问题线索,则通过会商机制提出移交,处理结果纳入当月会商通报内容,确保“移交有记录、处置有反馈、结果可追溯”。
通过夯实招标人主体责任、加强代理机构管理、完善评标专家管理,该县进一步加强重点对象管理,增强备案审查、交易过程监管、中标结果监督等关键环节监管。
在提升监管效能方面,该县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对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全面实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统一执法标准和程序,创新联合监管模式,建立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同时依托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在线监管平台,对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等交易活动全面记录,确保交易记录来源可溯、去向可查、监督留痕、责任可究。
淇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他们将进一步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放管服”改革,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提升行业监管效能,全力打造规范透明、公平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