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滨先锋·善治为民”典型系列报道之淇滨区长江路街道明达社区工作人员谭文磊——
扎根基层践初心 点亮青春担使命
【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记者 李丹丹】仅一个月的时间,他敲开了400余户居民的家门,绘制“民情地图”,精准掌握每户家庭的情况;
他牵头在分包小区组建“常小微”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已感染并带动百余人参与,服务时长超6000小时;
他主动与社区周边商家、单位等对接,推动结成“治理合伙人”,一刻钟便民服务圈不断完善,赢得群众好评;
…… ……
他就是淇滨区长江路街道明达社区工作人员谭文磊。
作为一名“90后”年轻党员,谭文磊以满腔热血尽职担当,将个人奋斗与社区发展紧密相连,在社区基层治理的舞台上,用先锋模范的具体行动绽放青春光彩。
坚持党建引领,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作为社区党员骨干,谭文磊深知党建引领的重要性。
谭文磊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的指导下,在分包小区金澜国际小区牵头组建“常小微”志愿服务队伍,发动小区党员积极加入,在小区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并带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今,小区的“常小微”志愿服务队伍已从最开始的寥寥几人壮大到百余人,服务时长超6000小时,在小区治理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方便群众共商民生事项,“常小微”志愿服务队伍在小区里常设“睦邻议事角”。在这里,居民们围坐在一起,共同讨论小区的各类问题。通过此平台,共解决了楼道垃圾清理、阻车器安装等20多项小区治理难题;通过此平台,激发了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热情。
为更好地调解居民矛盾纠纷,“常小微”志愿服务队伍还吸纳律师、调解员等专业力量,建立了“线上接单+线下跑腿”双轨服务模式,即群众通过平台反映问题,志愿者在平台上得到消息后,立马上门服务,让居民的诉求及时得到响应和解决。今年年初以来,累计化解了31起矛盾纠纷,促进了小区邻里关系和谐融洽。
另外,作为社区工作者,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不断完善“一刻钟便民服务圈”,谭文磊主动与周边商家、共建单位等对接并推动他们与社区结成“治理合伙人”,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开展群防群治。现在累计吸纳的合伙人有7家,涵盖体育、国学、心理咨询、医疗卫生等机构,广大群众同心同德,踊跃献智献力,汇聚起群防群治的强大力量。
精耕网格,用实际行动书写“大情怀”
今年年初以来,明达社区党支部创新推行“1310”网格化治理体系,即构建1张大的党建网,推行党支部、物管会、物业公司交叉任职的3向任职,整合在职党员、单元长、社区干部等力量,按每人10户分包居民,打造“党建红+网格蓝”基层治理格局。
谭文磊积极践行社区党支部的“1310”网格化治理体系,在短短1个月的时间内,他走遍了分包网格的400余户人家。他还用心绘制“民情地图”,标注每一户的基本信息,比如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矛盾家庭的复杂问题等,都被他精准掌握,如同掌握着社区治理密码。
谭文磊还是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的骨干力量,他带领社区义警班开展“全天候巡逻+智慧监控”联防,300余天的坚守,他们用脚步丈量着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目光守护着居民的每一个夜晚。
另外,针对电信诈骗问题,谭文磊联合民警推出“反诈微剧场”,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居民普及反诈知识,覆盖2800人次,显著增强了居民的反诈意识,辖区诈骗案发率下降70%;在防汛应急中,他充分发挥网格微信群的作用,实时调度,组织党员突击队帮助12名居民撤离危房……
从矛盾纠纷调解到网格精细服务,从志愿精神传承到治理模式创新,谭文磊用青春汗水浇灌着社区这片沃土。他在“小网格”中书写“大情怀”,他的故事,是明达社区“党建红”引领“网格蓝”的生动缩影,是新时代基层干部“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精彩答卷。他就像一面旗帜,引领着更多的党员干部投身到基层治理实践中,为实现社区的和谐稳定、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